雞足山,位於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。雞足山因山峰形似雞爪而得名。雞足山為著名的佛教聖地、大勢至菩薩道場 ,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交匯地。
雞足山南北7.5公里,東西15公里,面積28.22平方公里。最高峰天柱峰,海拔3240米。
雞足山位於賓川縣城牛井鎮西北30公里處,又名九曲崖、青巔山。距大理市10公里,東西長7公里,南北寬6公里,總面積 2822公頃。雞足山山勢背西北而面向東南,前列三峰,後拖一嶺,形如雞足。“前伸三爪,後支一距”,故名雞足山。它是除了五 臺山、峨嵋山、普陀山和九華山之外最著名的中國佛教名山,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享有盛名,同時又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。
雞足山共有40座奇山,30座險峰,34座崖壁,45個幽洞,泉潭百餘處。遠看山體巍峨雄奇,氣勢磅礡, 近觀林壑幽深,原始森林遮天蔽日,塔廟寺庵點綴于危崖高崗,形成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映增輝的奇景。
相傳,雞足山為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迦葉的講經道場,後來他入定華首門內,等待彌勒佛的降生,故成了著名的朝佛聖地。清代光緒年間,雞足山的虛雲大和尚應召進京,為慈禧祝壽頌經,慈禧禦筆“福祿壽禧”四字賜名?“護國祝聖禪寺”,遊人一般要騎馬而上。在原始森林中騎馬旅行, 別有一翻情趣,慧燈庵、迦葉殿是兩個重要的遊覽點。雞足山最高處是金頂,海撥3240米。金鼎寺內有3000多斤重的青銅巨鼎,有高聳入雲的楞嚴 塔。登臨山頂遠眺,可東觀日出,西望蒼山洱海,南賞祥雲,北眺麗江玉龍雪山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至此觀後,歎?觀止,雲“此不特首雞山, 實首海內耳”。
雞足山除了“四觀”,另外還有“八景”。其一是“天柱佛光”。在夏秋時節,雨過天晴,天柱峰四周雲霧繚繞,偶有七色光圈在峰頂出現, 僧人稱之?“佛光”。這是由於陽光折射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。其二是“華首晴雷”。華首門位於楞嚴塔西南的絕壁之中,“門”寬20余米,高40 余米,中有直裂石痕,猶如緊閉的門縫。中間有“石鎖”高懸,兩邊猶如一道大石牆。由於華首門居高臨下,其山如一堵巨大的屏風。在夏秋季節, 此處晴日當空,而遠處雷雨交加,隆隆的雷電聲波傳來碰到大石壁後,就會?生回音,如雷聲轟鳴,故稱華首晴雷。其三是“蒼山白雪”。
蒼山頂 終年白雪皚皚,陽光下晶瑩耀眼。特別是隆冬時節,十九峰頂潔白蜿蜒,半山腰雲飄霧裹,猶如白龍騰於雲中,妙趣橫生。其四是“洱海回嵐”。 在早晨日出之際,洱海波平浪靜,水面上升騰起一層如輕紗般的水汽,微風吹佛,飄緲蒸騰,使蒼洱風光更增一層朦朧之美。其五是“萬壑松濤”。 雞足山及四周,由於歷代的保護,至今依然是一片原始森林,在金頂俯首四顧,到處只見鬱鬱蔥蔥,綠浪翻騰,尤其是萬松嶺一帶,林木遮天蔽日, 大風吹來,波濤翻滾,洶湧澎湃,令人心曠神怡。
其六是“飛瀑穿雲”。雞足山上有大小瀑布10多處,在祝聖寺西南一裏的玉龍瀑當推第一。瀑布 高60余米,宛如珠簾挂於崖壁,其間常有雲霧繚繞,蔚為奇觀。其七是“重岩返照”,也叫“岩日流丹”。每當夕陽西下,晚霞燦爛,在羅漢壁與 九重岩之間,原本是青黑色的石崖,頓時被映成赭紅,草木亦?之改色,遊人往往讚歎不已。其八是“塔院秋月”。
在文筆山麓,有尊勝塔院,院 中有20余米高的白塔一座,與天柱峰的光明塔遙遙相望,每當月明星稀,月影移到光明塔西面時,明月、光明塔、尊勝塔連成了一直線,其時四周 山林皆隱於黑暗之中,惟有明月下的雙塔更顯其雄偉壯麗。
雞足山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、歷史故事和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大量的詩文。珍禽異獸、土特產品亦很多,是一個內涵非常廣博豐富的旅 遊聖地。
遊雞足山不可不登金頂觀日出。登數千級石階上金頂需要好體力,但正如祝聖寺有一對聯雲:“退後一步想,能有幾回來”。這富於禪意和哲 理之言,道盡了登雞足山的傳說。
在此,簡單介紹一下迦葉尊者。迦葉尊者,通常稱大迦葉,一名飲光,是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。也是釋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長者。釋迦牟尼對眾說法時拈花不語,五百弟子都默然,獨有迦葉微笑。於是佛祖把衣缽交付給迦葉,囑他等待未來彌勒佛下世降生,再把衣缽交付給彌勒。衣是袈裟,缽是食具,衣缽代表佛教的法統。
由此可見,不論是釋迦牟尼佛正、像、末三法教化的過去的世代,還是大迦葉尊者守護衣缽住持的現在,以及彌勒菩薩接受衣缽實施教化的未來世代,都與雞足山這一殊勝道場密切相關。雞足山又是個三乘道場。因為三乘佛教均為釋迦佛所宣講,迦葉尊者作為釋迦佛衣缽的繼承者,肩負著衣缽傳承的重任,在雞足山靜靜地守護等待著彌勒菩薩的誕生,使雞足山成為三乘佛教的源頭和歸結處,也是三乘教守護的根源。至今,在華首門附近仍能看到不少石壁上刻有藏文。
雞足山南北7.5公里,東西15公里,面積28.22平方公里。最高峰天柱峰,海拔3240米。
雞足山位於賓川縣城牛井鎮西北30公里處,又名九曲崖、青巔山。距大理市10公里,東西長7公里,南北寬6公里,總面積 2822公頃。雞足山山勢背西北而面向東南,前列三峰,後拖一嶺,形如雞足。“前伸三爪,後支一距”,故名雞足山。它是除了五 臺山、峨嵋山、普陀山和九華山之外最著名的中國佛教名山,在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享有盛名,同時又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。
雞足山共有40座奇山,30座險峰,34座崖壁,45個幽洞,泉潭百餘處。遠看山體巍峨雄奇,氣勢磅礡, 近觀林壑幽深,原始森林遮天蔽日,塔廟寺庵點綴于危崖高崗,形成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映增輝的奇景。
相傳,雞足山為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迦葉的講經道場,後來他入定華首門內,等待彌勒佛的降生,故成了著名的朝佛聖地。清代光緒年間,雞足山的虛雲大和尚應召進京,為慈禧祝壽頌經,慈禧禦筆“福祿壽禧”四字賜名?“護國祝聖禪寺”,遊人一般要騎馬而上。在原始森林中騎馬旅行, 別有一翻情趣,慧燈庵、迦葉殿是兩個重要的遊覽點。雞足山最高處是金頂,海撥3240米。金鼎寺內有3000多斤重的青銅巨鼎,有高聳入雲的楞嚴 塔。登臨山頂遠眺,可東觀日出,西望蒼山洱海,南賞祥雲,北眺麗江玉龍雪山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至此觀後,歎?觀止,雲“此不特首雞山, 實首海內耳”。
雞足山除了“四觀”,另外還有“八景”。其一是“天柱佛光”。在夏秋時節,雨過天晴,天柱峰四周雲霧繚繞,偶有七色光圈在峰頂出現, 僧人稱之?“佛光”。這是由於陽光折射出現的一種自然現象。其二是“華首晴雷”。華首門位於楞嚴塔西南的絕壁之中,“門”寬20余米,高40 余米,中有直裂石痕,猶如緊閉的門縫。中間有“石鎖”高懸,兩邊猶如一道大石牆。由於華首門居高臨下,其山如一堵巨大的屏風。在夏秋季節, 此處晴日當空,而遠處雷雨交加,隆隆的雷電聲波傳來碰到大石壁後,就會?生回音,如雷聲轟鳴,故稱華首晴雷。其三是“蒼山白雪”。
蒼山頂 終年白雪皚皚,陽光下晶瑩耀眼。特別是隆冬時節,十九峰頂潔白蜿蜒,半山腰雲飄霧裹,猶如白龍騰於雲中,妙趣橫生。其四是“洱海回嵐”。 在早晨日出之際,洱海波平浪靜,水面上升騰起一層如輕紗般的水汽,微風吹佛,飄緲蒸騰,使蒼洱風光更增一層朦朧之美。其五是“萬壑松濤”。 雞足山及四周,由於歷代的保護,至今依然是一片原始森林,在金頂俯首四顧,到處只見鬱鬱蔥蔥,綠浪翻騰,尤其是萬松嶺一帶,林木遮天蔽日, 大風吹來,波濤翻滾,洶湧澎湃,令人心曠神怡。
其六是“飛瀑穿雲”。雞足山上有大小瀑布10多處,在祝聖寺西南一裏的玉龍瀑當推第一。瀑布 高60余米,宛如珠簾挂於崖壁,其間常有雲霧繚繞,蔚為奇觀。其七是“重岩返照”,也叫“岩日流丹”。每當夕陽西下,晚霞燦爛,在羅漢壁與 九重岩之間,原本是青黑色的石崖,頓時被映成赭紅,草木亦?之改色,遊人往往讚歎不已。其八是“塔院秋月”。
在文筆山麓,有尊勝塔院,院 中有20余米高的白塔一座,與天柱峰的光明塔遙遙相望,每當月明星稀,月影移到光明塔西面時,明月、光明塔、尊勝塔連成了一直線,其時四周 山林皆隱於黑暗之中,惟有明月下的雙塔更顯其雄偉壯麗。
雞足山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、歷史故事和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大量的詩文。珍禽異獸、土特產品亦很多,是一個內涵非常廣博豐富的旅 遊聖地。
遊雞足山不可不登金頂觀日出。登數千級石階上金頂需要好體力,但正如祝聖寺有一對聯雲:“退後一步想,能有幾回來”。這富於禪意和哲 理之言,道盡了登雞足山的傳說。
在此,簡單介紹一下迦葉尊者。迦葉尊者,通常稱大迦葉,一名飲光,是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。也是釋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長者。釋迦牟尼對眾說法時拈花不語,五百弟子都默然,獨有迦葉微笑。於是佛祖把衣缽交付給迦葉,囑他等待未來彌勒佛下世降生,再把衣缽交付給彌勒。衣是袈裟,缽是食具,衣缽代表佛教的法統。
由此可見,不論是釋迦牟尼佛正、像、末三法教化的過去的世代,還是大迦葉尊者守護衣缽住持的現在,以及彌勒菩薩接受衣缽實施教化的未來世代,都與雞足山這一殊勝道場密切相關。雞足山又是個三乘道場。因為三乘佛教均為釋迦佛所宣講,迦葉尊者作為釋迦佛衣缽的繼承者,肩負著衣缽傳承的重任,在雞足山靜靜地守護等待著彌勒菩薩的誕生,使雞足山成為三乘佛教的源頭和歸結處,也是三乘教守護的根源。至今,在華首門附近仍能看到不少石壁上刻有藏文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